山东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考察学习归来后,省人社厅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先后召开党组扩大会、党组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南方调研交流会,传达学习考察情况,交流心得体会。
讨论中,全厅上下充分认识到苏浙粤三省思想观念新、体制机制活、干部作风正、创业环境优,发展成就令人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收获巨大、体会深刻。在学习借鉴南方先进经验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等处室单位,紧紧围绕“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认真学习三省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奋勇争先、迎头赶上,在学习南方三省经验、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上行动快、落实早、效果好,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其他处室单位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典范。
现开设“学习南方经验,人社部门在行动”专栏,全景式、多视角展示人社系统学习南方经验的思路举措和工作成效,大力弘扬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等处室单位和基层人社部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先进做法,激励系统上下以先进为榜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在学习南方经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第一期,我们推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学习南方三省经验的先进做法,请系统上下认真学习借鉴,全力打造国内人社工作发展的新坐标。
对标对表苏浙粤全面深化高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源动力。认真学习借鉴南方三省高校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激发高校内部发展活力,是促进高层次人才加速聚集,推动高校走上内涵式发展轨道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的重要途径。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人社厅实施学习南方经验、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重大决策以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把高校岗位管理制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学习借鉴苏浙粤三省先进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立足一个“快”字,突出一个“敢”字,强化一个“活”字,力求一个“超”字,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在较短时间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既为全省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也为全系统学习南方三省经验、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作出了表率。
一、立足一个“快”字,抢抓发展机遇。高级岗位数量不足,既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也不利于学科建设,一直是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高校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对标苏浙粤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发现,同苏浙粤相比,我省高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标准并不低,但高级岗位设置数量远低于他们,主要原因是我省高校的岗位设置总量以编制或人员控制总量为基数,而南方三省突破编制限制,对高校实行差异化的岗位设置办法,按照不同的高校实行不同的学生、教师比例,核定高校岗位总量。机遇难得,稍纵即逝。找到政策的难点、痛点、堵点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切实增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全力冲刺的责任意识,立足一个“快”字,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只争朝夕、时不我待,迅速启动调查研究、数据测算、文件起草、征求意见、风险评估等各项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文件出台的各项工作,做到了发现问题快、行动部署快、落实见效快。
二、突出一个“敢”字,敢于放权松绑,敢于自我革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中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有些改革不可避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向高校放权,敢于为人才发展松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推动事业的大发展。《若干意见》打破岗位设置与编制或人员控制总量硬性挂钩的传统做法,首次提出岗位设置的“生员比”,即根据高校长远发展需要,统筹高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支持人才团队建设,建立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首次创新人事管理政策,通过“加强以岗位为基础的团队建设”,确定人才“团队”的岗位,为落实“团队绩效”激励的分配政策提供了政策基础。同时,他们敢于动自己的“奶酪”,勇于向高校放权,对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支持高校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设置岗位结构比例、自主设置岗位标准、自主决定聘用人员,全面调动了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符合条件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在核定的二级岗位数额内,下放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评审权,由学校自主组织评审和聘用,为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了优异的环境。
三、强化一个“活”字,全面激活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坚持放权搞活,引导高校自主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激发了高校岗位管理的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高校岗位设置激励机制。对入选国家和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学校、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在高级岗位设置比例上实行重点倾斜政策,用于重点建设学科,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二是建立重点产业支持机制。建立岗位设置与重点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对促进“十强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省部共建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承担省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的高校,显著提高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支持引进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支持“四新”促“四化”,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三是实行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支持高校自主开展因事设岗、自主确定任职条件、自主设定竞聘程序、自主实行业内评价、自主加强聘用管理,全面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建立了竞争择优、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坚持放管结合,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创新和改善部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高校自主评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把该管的事情切实管住、管好,使高校发展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促进了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四、力求一个“超”字,全面超越苏浙粤。“超”,是一种力求迈上更高水平的精神状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在认真学习借鉴苏浙粤三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走在全国前列,着眼于进入全国发展第一方阵,树立更大的抱负,担当更大的作为,明确更高的定位,瞄准更高的目标,用超前的眼光谋划改革,用超前的行动推动工作,努力实现高校岗位管理制度改革真正成为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的排头兵。《若干意见》着眼高校长远发展,不仅注重学习先进经验,而且更加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定位不囿当前,政策创新不囿常规,改革力度之大,落实力度之强,已经超越对标的苏浙粤三省。经过测算,我省使用生员比、生师比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已经优于苏浙粤三省的办法,不仅彻底解决了高校高级岗位不足的问题,而且实现适度超前,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校长远发展空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政策红利。初步预计,我省高校增加正高级岗位9605个、副高级岗位6669个,高级岗位比例由现状的37.92%提高至53.6%,均优于苏浙粤三省。